雲林縣議員林文彬與雲林縣府計畫處共同推動的贈書活動,將全台灣第一本用全英語編寫的雙語本土教材送到每一位學童手中,學校也會在下學期排定英文走讀故鄉雲林的行程,讓褒忠鄉的學童們在未來可以驕傲的用英文向世界介紹我們自己的家鄉。
林文彬表示,在2030年國家推動雙語教育的政策底下,我們特別發起募集中高年級學童每人一本用全英文寫成的雲林在地文化以及優質的產業,鼓勵學童們在家舒適的閱讀,非常感謝田洋社區陳世宗理事長以及潮厝社區張秋文理事長一同來關心並配合推動社區小學英語學習。

▲走讀雲林系列叢書內頁/記者 丁沛盈攝影
潮厝國小校長廖宏彬、褒忠國小校長顏曉菁、龍巖國小校長胡文仲以及復興國小校長蕭景文紛紛表示,推動小學英語教育的過程中,除了學校本位課程的既定教材之外,教師們也很努力的將本土社區特色產業重編撰寫成英語教材,並配合外籍教師的口語演練與字彙介紹。將英文教學溶入國際教育中多元文化的理解,建立學童們台灣在地意識,進而能夠將台灣在地的風土民情推銷到國際社會。
走讀雲林系列叢書主編吳爾夫表示,2030年雙語國家的英語教育將是全面式而且多元的推動。若是能將學校內既有的英語教學資源結合社區以及優質產業融合並打造更具實用性的英語學習網,將是造福於學子。在教育部國際教育2.0的英語教育藍圖規畫下,雙語教育首重突顯國家主體價值才能夠讓台灣立足於國際社會。換言之,為了學英語而學英語,這是全球化浪潮下的被動選擇; 反之,若能立足於台灣本土的文化產業為主體的英語學習,這是為了讓台灣在國際社會上更具競爭力。此外,學童們若能以家鄉的人、文、地、產、景的生長環境做為學習英語的素材,學習的效果絕對比起抽象杜撰的西方社會課本題材好上許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