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間國小應用教育部國教署以及南投縣政府補助的經費,重新改建校內廁所環境,為符合美感教育需求,激發學生無限創意,更加入「美感、在地元素」之概念。名間國小的校長結合課程,透過鼓勵師生共同討論廁所美學與如廁文化,請小朋友用投票的方式,來決定要使用甚麼元素來布置新的廁所。

▲運用名間鄉農產品特色布置新廁所/記者徐旻鈺 攝
在小朋友票選以後,使用名間鄉農特產品火龍果、薑、茶葉的意象來布置,不僅讓學生認識在地文化和產業,這也是培養學生美感教育重要的過程,並共同打造屬於學生和學校的重要記憶、讓學生認同在地文化及產業。

▲女生廁所以火龍果為主題,環境漂亮又舒適/記者徐旻鈺 攝
這次廁所整修工程,改善廁所管線漏水、避免地板濕滑及增加通風外,提供一個安全又舒適的環境以外,讓學校廁所搖身一變成為校園的新亮點,融入了在地文化特色,兼具實用性及美感,也落實了12年國家教育多元學習的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