纏花是流傳已久的傳統工藝,台灣傳統的纏花常用在結婚或是熱鬧,戴在頭上表示喜氣。因為製造方式複雜,加上時代的變遷,春仔花差一點就失傳。北港鎮藝術家林佩瑩傳承這項技術,在其中加入雲林在地元素,創作出許多春仔花藝術作品,這些作品在北港文化中心展出,有興趣的民眾可以一起來欣賞。
向學生介紹纏花創作,北港鎮藝術家林佩瑩把纏花加入雲林在地特色,把傳統的四君子題材和雲林在地的元素做結合,拉近藝術與生活的距離,讓在場的學生感受到工藝之美。

▲林佩瑩把纏花加入雲林在地特色 記者林虹伯/攝
纏花是早年婚禮、神明誕辰 或過年很重要的裝飾品,這也是大部分人對纏花的印象。林佩瑩把生活中接觸到的地方特色加入創作,讓作品更活潑。
製作纏花的過程中要把鐵絲纏出想要的造型,很多人覺得太麻煩所以不願意學。不過若是有耐心做下去,就會感受到內心的平靜,體會慢活的境界。

▲纏花要使用鐵絲纏出想要的造型,可以修身養性 記者林虹伯/攝
這次纏花展覽在北港文化中心舉辦,從三月二日開始到五月一日結束,有興趣的民眾可以一起來欣賞這項傳統技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