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卷尾鳥,俗稱烏鶖,最大的特色是有一條長且分岔的尾巴,主食是昆蟲,在平原村落、農田間都能發現牠的蹤影。每年的4月至7月,是烏鶖的繁殖期,日前就有人發現有兩隻烏秋,在西螺郊區的電線上築巢,畫面特別又有趣。
位在西螺鎮郊區的一處電線桿上,有兩隻看起來特別的鳥類於電線上築巢,並輪流孵蛋,畫面相當有趣。而這全身黑、尾巴長且分岔的鳥兒而,叫做大卷尾,俗稱烏鶖。

▲4月至7月是烏鶖的繁殖期,在西螺鎮郊區,就發現烏鶖在電線上築巢。/ 記者 邱顯誠 攝。
烏鶖是平原地區常見的鳥類,在村落、田野間都能看見牠們飛翔的身影。每年的4月至7月左右,是烏鶖的繁殖期,而他們也經常選擇在電線等視野較好的場所築巢。
雖然烏鶖看起來很可愛,但在繁殖時期,為了保護幼鳥,有時會攻擊其他鳥類,甚至若太靠近牠們的窩,也會啄人類。
閒暇之餘,我們不妨抬頭看看在天空飛翔的動物朋友,留心觀察,也能為生活增添不少趣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