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林縣政府於今(20)日由雲林縣長張麗善偕同縣府相關局處長與經濟部水利署第四河川局長李友平、地方民意代表等貴賓,共同現勘「濁水溪出海口生態創生基地許厝寮堤段整體環境改善工程」。
該改善工程貫徹3N原則,遵守民眾參與、自然工法、節能減碳,並融入5項特色創新點,例如辦理堤防彩繪活動、回收疏濬河川土砂、培厚提前緩坡、廢棄魚塭改造生態池、設置揚塵監測站等,逐步讓沙地變成公園綠地,不僅符合本縣2030政綱之綠色永續面向,更將成為符合聯合國SDGs示範點,企業可藉由資助參與於國際貿易時獲得碳稅減免。
縣長張麗善表示,一直很關心濁水溪及周邊環境的相關議題,於110年1月縣府相關局處與經濟部水利署第四河川局局長、麥仔簝文化協會會長共同拜會農委會林務局局長,商議濁水溪出海口生態保護計畫;並於110年3月帶領府內各一級主管至濁水溪出海口辦理主管生態教育創新學習,了解該地及周邊包含沙洲、濕地、保安林等生態環境,及東方白鶴、黑面琵鷺、石虎等特殊物種,與其保護方式。
近期更於觀光方面建構生態四角發展系統,提出「後疫情時代的夢田‧城鄉旅遊新時尚」口號,發展包含麥寮濁水溪口鳥類生態、口湖溼地生態、林內紫斑蝶及八色鳥生態、草嶺地質景觀及森林療育基地共4處,以跨域合作厚實觀光發展力,提高觀光人數,重塑雲林觀光的整體形象。
聯合地方創生中區輔導團隊逢甲大學重新打造麥寮漁市場轉型成為濁水溪出海口生態教育館,爭取台塑集團贊助改善硬體環境,聯合麥仔簝文化協會與在地高中師生規劃教育館軟體要件,結合四河局濁水溪出海口生態基地許厝寮堤段整體環境改善工程,打造一個完整的濁水溪出海口生態發展區域。
濁水溪出海口生態基地許厝寮堤段整體環境改善工程,施作期程規劃自110年12月22日至111年12月16日,將許厝寮8號越堤路打造成生態公園合併自行車步道,民眾可騎乘自行車穿梭在大片綠洲及清澈的天空之間,規劃之設施及景點包含停車場、觀夕平台、賞鳥隧道3處、生態池區等,步道改善逾3公里,在揚塵防治成效、生態環境及堤段環境改善、減碳作為等方面皆有提升。目前已完成意象景觀、植栽綠美化、生態池區、賞鳥隧道等工程,進度約達76.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