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元1845年,口湖地區發生嚴重水災造成大量村民死亡,為了超渡亡靈,發展出特別的「牽水狀」祭典。這種特殊的民俗活動已經有177年歷史,今年受到疫情影響,只有金湖萬善爺辦理祭典,不過一樣有放水燈、牽水狀的科儀來超渡亡靈,場面莊嚴隆重。

▲牽水狀的活動延續到現在已經有177年的歷史。記者林虹伯/攝
信眾轉著水狀,要請亡靈上岸接受超渡。為了超渡以及緬懷1845年因為水災死去的先民,口湖地區發展出特別的「牽水狀」祭典,也已經登錄為國家重要文化資產。今年受疫情影響,只有金湖萬善爺辦理祭典,不過儀式同樣莊嚴隆重,用最虔誠的心,引導亡魂前往極樂世界。
水狀是道教法器的一種,竹竿外面糊上薄紙,代表三界。再配合各種物件,藉著道士以及信徒轉動,引導亡魂上岸,更希望藉著法會,把亡魂接到佛祖身邊投胎轉世。

▲為了超渡以及緬懷1845年因為水災死去的先民,口湖地區發展出特別的「牽水狀」祭典。記者林虹伯/攝
牽水狀不但是一種傳統民俗,也有很大的生命教育意義,對亡魂的引導以及超渡也讓人感受到生命的珍貴,透過科儀感受其中意義,也來傳承文化。
牽水狀的活動延續到現在已經有177年的歷史,內容不只是對祖先的緬懷,也讓人思考生命的意義以及和大自然共存的觀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