擴大國產雜糧種植面積 農糧署推玉米.大豆輪作

2022.07.12 記者 林虹伯 報導
字級設定:

為了增加國產玉米、大豆等雜糧的產量以及種植面積,也來應對烏克蘭戰爭所造成的全球糧食危機。農委會輔導台灣大豆產業策略聯盟以及相關企業,一起推動玉米以及大豆的輪作。也加入自動農業機械和有機肥料,希望達成永續環境、智能省工的目標。

▲農委會輔導台灣大豆產業策略聯盟以及相關企業,推動玉米以及大豆輪作。記者林虹伯/攝

專業人員示範自動收成機的操作讓現場的農民做參考。台灣的雜糧長期以來都依賴進口,為了增加國產玉米、大豆等雜糧的產量,農委會輔導台灣大豆產業策略聯盟以及相關企業,一起推動玉米以及大豆的輪作。因為雲林海線地區的土地適合種植玉米以及大豆,農糧署也特別來到四湖鄉舉辦說明會,和農民交流意見。

另外,農糧署也表示,本次輪作的推廣也加入自動化農業機械以及有機質肥料的技術,希望可以讓農民管理田區的時候更加省工,也達成永續循環的目的。

▲本次輪作的推廣也加入自動化農業機械以及有機質肥料的技術,希望可以讓農民管理田區的時候更加省工。記者林虹伯/攝

因為氣候變化,生產者在種植作物的時候遇到的挑戰越來越多,農糧署也呼籲消費者多多支持在地生產的作物,一起推動台灣農業的永續發展。

不但有政策推動和技術支持,農委會對玉米大豆轉作的田區也有補助,有興趣的農民朋友可以多多注意相關消息,一起支持國產雜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