埔里鎮是全國最大茭白筍栽培產區,種植面積廣達1600公頃,每年產值超過十億,但也因此產生相當可觀的茭白筍殼廢棄物,處理上相當棘手。台中區農改場,利用菇類剩餘物質,結合木黴菌的利用,可有效分解茭白筍殼及葉片,希望推廣給農民採用,有助於減少廢棄物產生,也可促進茭白筍生長。
▲取栽培香菇用太空包剩餘木屑,加上農改場研發木黴菌,製成菇包肥,可有效分解茭白筍殼。/記者 王昭聖 攝
堆滿茭白筍殼的田區,灑上粉狀的菇包菌肥,可以逐步達到分解的效果。
▲農改場人員,示範將菇包肥灑於田間。
除了粉狀的菌肥,改良場也調配成液態肥供農民使用。
茭白筍栽培生產過程,產生的葉片及茭白筍殼,由於數量相當龐大,如何處理一直是個大問題。農改場利用菇類剩餘物,搭配木黴菌,研發出菇包肥,以有機方式達到分解處理效果,也可用來進行有機栽培,友善環境,達到魚茭共生的目標。
▲埔里種植茭白筍面積廣達一千六百公頃,每年產生茭白筍農廢數量相當可觀。/記者 王昭聖 攝
改良場希望推廣農民使用,不過部分農民還是抱持觀望態度。
改良場強調,菇包肥經過多年試驗,效果已相當明顯,也可有效降低成本,未來將持續加強宣導推廣,希望有效解決茭白筍廢棄物處理困擾,進一步達到友善農業的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