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科學往往較沒時間做實驗,使小朋友對科學理解有困難,為此,元長鄉山內國小向國教署申請,111年推動國中小學生自然科學實驗操作能力計畫補助,自己找尋大學師資,利用暑假期間開辦自科科學實驗相關課程,其中一節的生物課是讓小朋友來解剖雞心,透過老師講解讓小朋友對科學知識更加有基礎。

▲元長鄉山內國小,連續兩年舉辦為期七天的自然科學課程,這節課是生物課,帶小朋友認識心臟解剖雞心。
記者 丁桂慈/攝
記者 丁桂慈/攝
小小顆雞心臟擺在盤子裡,小朋友是非常好奇,助理老師詳細介紹著每一個部位,元長鄉山內國小,透過國教署,111年推動國中小學生自然科學實驗操作能力計畫補助,連續兩年舉辦為期七天的自然科學課程,這節課是讓小朋友認識心臟。
自然科學的原理往往不好理解,平常時候也較沒有時間做實驗,因此校方利用暑假開辦課程也來做實驗,並邀請到嘉義大學生化科技系教授來講解生物方面的知識。
.jpg)
▲透過實驗讓小朋友理解困難的科學原理。記者 丁桂慈/攝
七天的課程分成物理、化學、地科、生物,透過實驗讓小朋友理解困難的科學原理,讓小朋友知道,生活中處處都是充滿著科學學問。暑假是充實自己知識的好時候,透過學校開辦的課程,也充分利用時間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