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對家鄉土地的一份情感,加上能方便就近照顧家人,非農科出身的青農陳裕源,過去在台中中科和機械廠待了將近二十年時間,卻在中年時期毅然轉行,當起農夫種水稻;為了友善土地和民眾健康著想,一轉業就挑高難度的有機米來種植。從種米到脫殼包裝,一條龍全部自己完成,一路上幸好有貴人和家人支持,才讓陳裕源的夢想更接近理想。
水稻經過脫殼幾次後,褐色的稻米成了白淨的米粒。再用機器篩選出大小剛好的米粒,最後用色選機,嚴格篩選出白米一致的顏色,才能包裝出貨。從種植到脫殼再到包裝,一條龍的生產,陳裕源全部自己來,很難想像,過去他曾在中科和機械廠待了將近二十年,中年轉行,也歷經了許多辛苦。
從碾米到選米全部自己來,剩下的稻穀和碎米,陳裕源不想浪費,他利用碎米來發酵成益菌肥,用稻穀蒸餾出木醋液,用來當天然的驅蟲物,種植有機就得花上比別人多好幾倍的心力,幸好在家人的支持下,陳裕源的有機米越賣越好,也獲得大家肯定。
從黑手轉變成青農,好處也不少,陳裕源笑說,很多機械維修,他都能省下成本自己來,就連廠房也都是和家人一起完成,黑手農夫如今種得一地好米,用不破壞環境的方法,完成自己的夢想。
▲很多機械維修,陳裕源都能省下成本自己來,就連廠房也都是和家人一起完成/記者 賴文薇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