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二崙鄉台19線自強大橋下的濁水溪南岸高灘地,是農民種西瓜、稻子的地方。而主要通行的河床便道,經長年使用,已是坑坑洞洞,嚴重影響到農民做事出入的安全。為此,雲林縣政府投入688百萬,辦理河床便道改善工程,也在施工之前,舉辦會勘說明會。
於二崙鄉濁水溪南岸的高灘地內,貨車一台又一台搖搖晃晃地行駛在河床便道上。這條便道是在此地種植西瓜、稻子的農民,每天所通行的要道。不過在長年使用之下,路面已經破損嚴重,凹凸不平,對農民的出入以及載運農產品,是極大的不便且危險。

▲雲林縣長張麗善(中)會勘濁水溪河床便道。/ 記者 邱顯誠 攝。
經過地方民意代表反應,雲林縣府針對道路破損區域,進行調查規劃,納入農民的需求,是編列688萬經費,辦理河床便道的改善工程。預計用二個月時間,重新將便道做好。

▲雲縣府辦理河床便道改善工程,編列688萬經費進行修整作業。/ 記者 邱顯誠 攝。
對於高灘地整體道路環境的改善,縣府團隊也在這次的會勘說明會中,聽取在地意見。縣長張麗善表示,縣府將會來做通盤的規劃檢討,要讓農民務農,能更安全、便利。
期待新的便道完成後,在提升道路品質的同時,也讓農民用路能安全又舒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