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家一般的印象當中,愛玉通常都是種植在較高海拔山區的地方,但在斗六市三光里卻有著一片愛玉園,農民劉孟諭表示因為父親的年紀大,較沒辦法管理愛玉園,於是她再在七年前就帶著全家,從台北回到故鄉雲林,接手家中的愛玉田,而透過他這幾年的經營,他也將愛玉的生產、加工、管理流程來做改善,同時也舉辦有關愛玉的相關食農體驗,希望讓更多人來認識這項農產。

▲農民劉孟諭返鄉經營愛玉園 推廣台灣原生農產/記者 江儀 攝
大家一定對愛玉都不陌生,但是大家都有看過長在樹上的愛玉嗎,原來愛玉從樹上摘下來,還要經過削皮、烘乾、曬太陽等多項步驟,才會變成大家常看到的愛玉籽。

▲愛玉需經過削皮、烘乾、日曬等多項步驟,才會變成大家平時所看見的愛玉籽/記者 江儀 攝
農民劉孟諭表示愛玉為台灣的原生農產,在一般人的印象當中都種植在較山區的地方,但其實平原也能夠栽種,而他們所栽種的愛玉,洗水後所產生的果膠是更加豐富,吃起來是更加軟Q。
農民劉孟諭表示,因為父親的的年紀較大無法管理愛玉園,因此自己也是從七年前,帶著家人從台北回來到故鄉雲林經營愛玉園,透過學習新的技術、引進新的科技設備,他也將原本傳統愛玉的生產、加工、管理流程來做改善。
農民劉孟諭表示,愛玉除了是台灣的原生種農產同時也很有特色,除了來感善愛玉園的管理,現在他也有推動食農教育的體驗活動,希望讓更多人可以來認識愛玉這項農特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