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海美術校慶回娘家 呈現「30年的形狀」

2022.12.17 記者 楊宗桓 報導
字級設定:

30年的光陰,能塑造成什麼模樣,由東海美術系主任李思賢教授,邀請東海美術系第六屆畢業校友,共同舉辦「30年的形狀」成果發表會,其中更有許多在國外生活與創作的藝術家, 專業的「形狀」不一,多元而美麗。就如展場中的各式展出作品一樣,代表了美術系第六屆蓄積滿滿的能量,衣錦還鄉。

各種不同型態主題的作品,在展場中相互碰撞,型塑出多元的樣貌。為了呼應東海大學67周年校慶系列活動,美術系主任李思賢教授,邀請東海美術系第六屆畢業校友,共同舉辦「30年的形狀」成果發表會。

▲東海美術系第六屆畢業校友,共同舉辦「30年的形狀」成果發表會/記者 楊宗桓攝

展覽除了探討大學畢業30年來的社會成果之外,也討論在美術系的學院專業訓練後,在未來人生職場上的專業狀態,有的校友已經成為台灣知名的藝術家,有的雖然因為工作暫別藝術,但是心中的創作能量卻是多年揮之不去。

校方表示,東海美術第六屆共有四十位學生,是解嚴後的第一代美術學子 ,對於各種媒材、形式創作,有著無限的想像,這次是他們自畢業展後三十年來首次重返校園 ,希望藉此提供在校學子與觀眾,看見展覽形式的多種可能性。

▲希望藉此提供在校學子與觀眾,看見展覽形式的多種可能性/記者 楊宗桓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