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汴頭巨型米籮製作 推廣無形文化資產

2023.01.05 記者 邱顯誠 報導
字級設定:

崙背鄉水汴頭崇賢寺,在每年農曆正月十五,都會進行「擲米籮問農事」的民俗活動。這項民俗,也在2022年通過雲林縣無形文化資產認證。而廟方為了文化傳承與推廣,除了開辦竹編米籮課程之外,這次更規劃製作兩座巨型的米籮裝置藝術,並將於在春節與元宵節期間展示,以此吸引更多人到崙背水汴頭走春,同時也能一同參與、體驗在地這項擁有百年歷史的擲米籮民俗。

大家互相合作,將長長的竹片,一條又一條地纏繞一起。在崙背鄉崇賢寺的廟埕,有兩個已做了一半的巨型米籮,望過去是相當地醒目。大家都首次製作這麼大的作品,趣味感十足,同時也很投入。經過大夥不斷地討論、嘗試,米籮也逐漸成形了。

▲崙背水汴頭崇賢寺,眾人協力製作巨型米籮。/ 記者 邱顯誠 攝。

在水汴頭社區,有項超過百年歷史的「擲米籮問農事」民俗,且已在2022年得到雲林縣無形文化資產的認證。而廟方也積極進行文化的傳承和推廣,這次是規劃兩座大型的米籮裝置藝術,並結合之前開辦的竹編米籮課程,號召在地居民、學員共同來參與,要趕在農曆春節前完成。

大家都希望透過這巨型的米籮,吸引各地民眾,能在過年期間到崙背走春,並於元宵節時,一同來參加當地丟米籮問農事的活動盛會。

▲眾人製作巨型米籮,來推廣地方文化資產,也要吸引鄉親來當地體驗特色民俗。/ 記者 邱顯誠 攝。

參與的鄉親,大多是利用晚上來廟裡製作米籮,期待他們努力完成的作品,能被各地民眾來看到,也把當地特有的文化,推廣給更多人認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