爭取白冷圳列台灣世界遺產潛力點 保存文化價值

2023.01.30 記者 陳昭安 報導
字級設定:

新社白冷圳是日治時期,為了供應台地上的作物水分而設置,運用位能落差,設計出倒虹吸管的方式,堪稱是當時遠東最大水利設施,白冷圳至今仍肩負新社、北屯、大坑地區的農業灌溉任務,立委江啟臣以及地方人士,爭取將白冷圳列為台灣世界遺產潛力點,彰顯其重要的文化意義,並傳承先人歷史。

立委江啟臣、文化部長以及地方人士來到白冷圳公園,眾人熱烈討論希望能將白冷圳列為台灣世界遺產潛力點,白冷圳興建於日治時期,在當時為了供應新社台地上的作物水分而設置,堪稱當時遠東最大的水利設施。

▲立委江啟臣、文化部長以及地方人士來到白冷圳公園,眾人熱烈討論希望能將白冷圳列為台灣世界遺產潛力點/記者 陳昭安攝

白冷圳興建在具有高低落差的高山上,運用位能落差累積動能、推動水流的倒虹吸管,是中部重要的文化資產,到目前依然肩負新社、北屯與大坑地區的農業灌溉任務。

考量白冷圳重要的建築、文化意涵,地方人士以及民代希望能夠爭取列入台灣世界遺產潛力點,並且依據文資法同時進行重要文化景觀的評估,全力推動新社白冷圳的文化保存工作。

▲白冷圳興建在具有高低落差的高山上,運用位能落差累積動能、推動水流的倒虹吸管,是中部重要的文化資產/記者 陳昭安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