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俄戰爭影響,造成運輸以及原物料缺乏,再加上疫情影響,民眾常備緩解症狀的藥物需求增加,造成部分藥品在藥局以及診所出現供應不足的情況,像是具有乙醯胺酚成分的普拿疼,民眾也可以選擇具有相同成分的藥物取代。
藥局內民眾拿著健保卡領取藥品,這再自然不過的情況,不過最近卻有藥局、診所反映部分藥品供應不足,甚至是買不到藥品,像是具有緩解頭痛症狀的普拿疼等等,可以看到藥局架上被搶購一空。
國內不少藥品出現缺貨情況,藥師表示,缺藥可能是因為受到戰爭影響,導致運輸、部份原物料短缺等因素。加上受到疫情影響,藥物使用需求增加,不過藥師也建議,民眾可以用相同療效的藥物替代。
要解決缺藥的情況,必須從供應、生產以及需求三方向著手,衛福部也表示,除了以用專案進口或以相同療效藥物取代、提高國內生產量能,民眾也必須要有好的觀念,非必要不需囤積藥物,更建議能將不可缺的品項列為國防必須藥品,避免未來原料藥市場缺貨,台灣措手不及。

▲國內不少藥品出現缺貨情況/記者 莊詩亭 陳昭安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