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甲區西岐里民運動場,主要是提供給當地青少年就近打籃球的活動場域,但每逢下雨或是大熱天時,都會影響使用意願,為此,在地方的爭取下,市府編列1千3百多萬,特別在球場上方增設風雨棚架,還規劃新的廁所及改善球場鋪面,除了完善運動場域外,未來也能做為社區居民集會廣場使用。
倒數聲下,眾人一同剪下紅彩帶,歡喜迎接大甲區西岐里風雨活動廣場,正式落成啟用,不但是當地第一座風雨廣場,也能全天候提供給民眾來使用。
這座里民運動場原本規畫兩座戶外籃球場,供當地青少年就近打球,但每逢下雨或是大熱天時,都會影響使用意願,為此市府決定編列1千3百多萬,特別在球場上方增設風雨棚架,還規劃新的廁所及改善球場鋪面,除了完善運動場域外,未來也能做為社區集會廣場使用。
市府表示,這次規劃的風雨棚架,有別於一般單一拱型加蓋格局,在東北向特別採弧形曲線設計,可抵擋東北季風,西南向則為直線,可抵擋西曬,而未來也將透過社區來認養維護。

▲市府編列1千3百多萬,特別在球場上方增設風雨棚架/記者 陳柏翰攝

▲眾人一同剪下紅彩帶,歡喜迎接大甲區西岐里風雨活動廣場,正式落成啟用/記者 陳柏翰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