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林六房媽過爐活動,除了是雲林每一年的宗教盛事,更是有百年歷史的國家重要民俗活動,其特色「有神無廟」,由五股34庄頭輪流供奉。而今年6月3日舉辦過爐遶境活動,從斗六大北勢紅壇起駕,搬到虎尾過溪股臨時紅壇,是全台灣規模最大的「媽祖搬家」活動,縣長張麗善、立委劉建國等長官也到現場參與,雖然一早雲林下大雨,還是吸引上萬名信眾共襄盛舉。

▲今年的國家重要民俗六房媽過爐在3號舉辦,上午在斗六大北勢股紅壇起砲,搬到虎尾過溪股臨時紅壇,是全台灣規模最大的「媽祖搬家」活動。記者 丁桂慈/攝
國家重要民俗六房媽過爐,是雲林縣重要的無形文化資產,今年的過爐活動在3號舉辦,上午在斗六大北勢股紅壇起砲,搬到虎尾過溪股臨時紅壇,是全台灣規模最大的「媽祖搬家」活動。
前幾年因為疫情關係,三年沒辦過爐繞境,今年疫情穩定,六房媽會恢復從清朝流傳至今的傳統宗教文化活動,縣長張麗善也跟民眾一起參與,表示六房媽「無固定寺廟」,採過爐方式輪替,更加凝聚五股三十四庄頭信眾的向心力。另外於去(111)年底通過雲林縣古物審議會指定自清朝流傳至今的六房天上聖母執事牌、龍頭仗、衡仗等8件傳世古物
雲林六房媽過爐數千名志工協助處理壇務、煮食,五股諸庄全境總動員,其中擔燈、擔花,在遶境隊伍中也形成相當突出的特點,立委劉建國以及文化部次長李靜慧都到場見證這場宗教盛事。

▲三年沒辦過爐繞境,今年疫情穩定六房媽會恢復從清朝流傳至今的傳統宗教文化活動,另外,去(111)年底通過雲林縣古物審議會指定自清朝流傳至今的六房天上聖母執事牌、龍頭仗、衡仗等8件傳世古物。記者 丁桂慈/攝
雲林六房媽特色「有神無廟」由斗南股、土庫股、五間厝股、大北勢股及過溪股等五股輪值,透過民眾積極的參與,達到宗教穩定人心、安定社會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