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林海線特殊民俗 普渡公燈為好兄弟照路

2023.08.25 記者 林虹伯 報導
字級設定:

每年的農曆七月,民間都會舉辦普渡儀式來祭拜好兄弟,在雲林沿海地區,還有一種特殊的民俗被稱為「起燈腳」,民眾購買斗笠、紙錢、燈泡等材料製作普渡公燈,意思是替好兄弟們點燈照路,也保佑一家老小平安順利。隨著時代改變已經越來越少人點燈,但是還有民眾堅持這個傳統,透過鏡頭帶您了解。

▲在古早的農業時代,雲林沿海地區居民在農曆七月都會購買斗笠、紙錢、燈泡等材料製作普渡公燈,意思是替好兄弟們點燈照路,也保佑一家老小平安順利。記者林虹伯/攝

在一般民居門口,掛著一盞造型特殊的燈,這就是雲林沿海的特殊民俗「起燈腳」。民眾用斗笠、紙錢、電燈組成一盞普渡公燈,意思是要幫好兄弟照路,讓祂們感受人間溫暖,同時保佑一家大小平安順利。

▲普渡公燈的民俗,源自古早時代路燈不普及的環境,居民幫好兄弟照路,展現人間溫暖。記者林虹伯/攝

在古早的農業時代,雲林沿海地區居民在農曆七月,家家戶戶都會點「起燈腳」,不過隨著時代改變,這幾年來已經越來越少人點燈了。不過還是有民眾保留這項傳統,在農曆七月點起一盞盞普渡公燈。

普渡公燈的民俗,源自古早時代路燈不普及的環境,居民幫好兄弟照路,展現人間溫暖,希望這樣的民俗繼續流傳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