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林社區創意發想 筍乾搖身一變成魷魚

2023.10.21 記者 江儀 報導
字級設定:

麻竹筍為古坑鄉的經濟作物之一,在早期外銷日本數量龐大,但因為長期運送關係擔心竹筍變質,因此民眾都會將竹筍加工曬成筍乾,而曬乾的筍乾外型有點像魷魚,因此古坑鄉桂林社區是發揮創意,將筍乾來製作成為一隻完整的魷魚,並命名為黃金山魷魚。而為了推廣這項產業,社區也在每年舉辦黃金山魷魚文化體驗活動,現場除了有筍乾產業的介紹,民眾更是可以吃到各種的創意特色料理。

一道一道美味的特色料理,都是使用在地的麻竹筍下去入菜,再加上廚師的創意手法,是讓麻竹筍有了不一樣的口味,吃過的民眾、評審大家都大力按讚。

▲古坑桂林社區創意發想 筍乾搖身一變成黃金山魷魚/記者 江儀 攝

麻竹筍為古坑鄉的經濟作物之一,因為早期需要外銷擔心竹筍會壞掉,因此是都會來曬成筍乾,而近年來古坑鄉桂林社區也來發會創意,將竹筍來製作成會魷魚的形狀,因為外觀色澤又是金黃色,因此是取名叫做黃金山魷魚。

黃金山魷魚的製作過程較為費工,除了筍子需要煮熟後撒鹽,然後經過日曬曬成筍乾,還需要取竹筍的各部位然後縫在一起,製作過程大概就需要45天,而經過太陽曬過的筍乾,味道也將更加美味。

大家一定都認識在海底游的魷魚,但在山上的魷魚就較沒看過,邀請民眾可以一起走入桂林社區,享用在地特色美食,以及認識這項特色產業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