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台灣即將進入「超高齡社會」,老年人口的長照及失智問題也逐漸受到重視,為此市府文化局近期就特別與衛生局跨領域合作,推出「文化館高齡友善計畫」,利用「懷舊文物」打造出「五感療育百寶箱」,讓銀髮長輩可以藉由文物刺激,活化大腦記憶,增強社交、表達等能力,不僅延緩身心退化,更能減輕照護者的壓力。
銀髮學員將手伸進箱子裡,仔細觸摸材質,要猜出自己拿到的是什麼東西,不管是波浪鼓、彈珠汽水或是飯桶等,都難不倒他們,而充滿懷舊風的趣味小遊戲,也讓長輩們勾起許多兒時回憶。
為延緩長者老化與失智,市府文化局近期就特別與衛生局跨領域合作,推出「文化館高齡友善計畫」,利用「懷舊文物」打造出「五感療育百寶箱」,設計出「好鼻師-嗅聞活動」、「神秘箱-觸覺活動」與「買雜貨-社交活動」共三主題, 讓銀髮長輩可以藉由懷舊小物的刺激,達到活化大腦記憶,增強社交、表達等能力。
台灣即將在2025年進入「超高齡社會」,老人長照與失智延緩問題備受關注,市府文化局也強調,接下來也會持續培訓種子教師,將五感療育百寶箱推廣到各據點,期待透過活動延緩高齡者腦力衰退,也協助減輕照護者的壓力。

▲文化局近期與衛生局跨領域合作,推出「文化館高齡友善計畫」/記者 陳柏翰攝

▲「五感療育百寶箱」讓銀髮長輩可以活化大腦記憶/記者 陳柏翰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