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港武德宮除了是台灣知名的宮廟,也在宗教學界扮演著重要的角色,除了會定期舉辦相關的學術論壇外,去年更是和國立政治大學華人宗教研究中心,訂定了五年的產學合作計劃。並於本次的財神信仰學術論壇中進行第一次的成果發表;同時武德宮也引進了最新的AI科技,建立「AI鸞文建置系統」,藉由AI輔助辨識鸞文,結合現代科學傳承扶鸞文化。

▲北港武德宮和國立政治大學華人宗教研究中心,共同舉辦了第四屆的財神信仰學術論壇,進行產學合作計畫第一年的成果發表。記者林虹伯/攝
北港武德宮是台灣知名宮廟,在宗教研究方面也貢獻頗多。本次和國立政治大學華人宗教研究中心,共同舉辦了第四屆的財神信仰學術論壇,進行產學合作計畫第一年的成果發表,也邀請宗教學界的專家學者一同參與。本次論壇的重點在於武德宮的扶鸞文化,除了有相關新書、論文發表之外,武德宮也發表了結合AI科技的「AI鸞文建置系統」。透過AI來幫助分辨鸞文內容,不僅省去人工作業的麻煩,對於資料庫的建立也有很大幫助。

▲除了有相關新書、論文發表之外,武德宮也發表了結合AI科技的「AI鸞文建置系統」。記者林虹伯/攝
北港武德宮表示,武德宮扶鸞的次數相當多,一年大約有近5000篇的鸞文,如果從民國65年有相關紀錄時算起,會有近20萬篇的鸞文資料,若能完整保存,對宗教學研究來說有很大幫助。不過廟方在建立資料庫時發現,透過人工辨別鸞文內容相當費時,於是引進AI幫助,效果也相當顯著。
透過科技的幫助,不僅讓傳統宗教文化可以用數位化的方式來保存,同時也改變大家對宮廟的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