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林縣褒忠鄉馬鳴山鎮安宮五年千歲是臺灣重要的王爺信仰,例年祭典元宵遶境吃飯擔與五年大科皆被列為無形文化資產,其中五年大科更登錄為國家重要民俗。馬鳴山鎮安宮長期推動文化資產保存與推廣教育,特別成立五年千歲文化中心推動相關事項,是臺灣主動進行文化資產保存維護的楷模。

▲馬鳴山鎮安宮的人員,為來到廟裡的雲林縣國民教育輔導團本土語文組員們介紹廟方自主編撰「五年千歲文化資產教材(小學篇)」。記者 謝沂辰/攝
2022年歲次壬寅適逢辦理五年大科,為深化信眾與學童對於五年千歲文化的認識,馬鳴山鎮安宮自主編撰「五年千歲文化資產教材(小學篇)」,也是臺灣首處自行研發整套民俗文化資產教材的文化保存團體,希望透過淺顯易懂的課本、手冊、圖卡,讓香庄子弟能夠經由學校教育,學習到家鄉信仰,建立在地情感,創造與故鄉的連結。
為推廣五年千歲文化教育,從2023年開始,由馬鳴山鎮安宮主任委員章金樹率隊,帶領協會與文化中心同仁,陸續拜訪雲林縣、嘉義縣市政府首長及政府一級單位官員,共同研議文化資產推廣方案,拼湊雲嘉平原教育推廣的地圖。2023年底,於各界長官、貴賓見證下,馬鳴山鎮安宮將文化資產叢書與教材贈送給雲林、嘉義縣市地區的小學,由雲林縣、嘉義縣、嘉義市教育處代表授贈,作為推廣文化資產與鄉土文化教育使用。

▲馬鳴山鎮安宮五年千歲是臺灣重要的王爺信仰,因此在2年前便邀請專家一起編撰這套教材,希望傳承這個珍貴文化。記者 謝沂辰/攝
廟方表示後續也將辦理數場教材推廣研習營,邀請彰、雲、嘉、南及有興趣之教師,了解如何使用此份教材,共同推廣臺灣重要民俗文化資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