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水利署第三河川局在埔里鎮眉溪流域進行疏浚工程,在溪床中央挖出一座水泥構造物,文史工作者潘樵發現外觀形狀,跟早期小埔社五分車鐵道的7座橋墩遺址一模一樣,確認是1960年81水災後,深埋溪床的第8座鐵道橋墩,在64年後終於重見天日,讓地方耆老回憶國中坐火車去上學的往事。

▲最近水利署第三河川局在埔里鎮眉溪流域進行疏浚工程,在溪床中央挖出一座水泥橋墩,經過判斷應該是早期五分車的古蹟橋墩/記者 范宏坤 攝
早期小埔社有五分車鐵道,經過眉溪,並且通往市區,地方耆老回憶童年往事,他說五分車不僅是載運甘蔗製糖,也載運民眾學生。

▲早期小埔社有五分車鐵道,經過眉溪,並且通往市區,地方耆老回憶童年往事,他說五分車不僅是載運甘蔗製糖,也載運民眾學生/記者 范宏坤 翻攝
最近水利署第三河川局在埔里鎮眉溪流域進行疏浚工程,在溪床中央挖出一座水泥橋墩,經過判斷應該是早期五分車的古蹟橋墩。因為這段五分車鐵道古蹟,對埔里鎮的歷史文化,有很重要的意義,地方期待爭取保留。

▲因為這段五分車鐵道古蹟,對埔里鎮的歷史文化,有很重要的意義,地方期待爭取保留/記者 范宏坤 攝
想不到埔里鎮早期有鐵道,而且跨越眉溪。雖然爭取古蹟橋墩保留,困難度很高,但是地方會想辦法,將埔里鎮的鐵道歷史文化流傳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