畫面中每一個紡織品,都是由關廟的纖女鳳梨絲工作坊所製作,關廟在地女青年許玓維,運用自己求學時候的經驗,回來到故鄉關廟,將鳳梨的廢棄物-葉子,製作出鳳梨纖維的紡織品,今年他也向文化局申請經費補助,日前舉辦成果發表會,展現這段時間的努力。




▲關廟在地女青年許玓維,透過鳳梨纖維製作的布料,向文化局申請個人社造計劃,讓社區媽媽可以加入打造文創品。
這次的個人社區營造計劃,結合關廟國小和在地的社區媽媽以及新住民,總共20位學員,一起來當纖女,用手工製作這個新的在地特產,成為個人社區營造的成功模範。




▲這次的團隊總共20位學員,透過開發農業廢棄物的再利用,讓關廟鳳梨有新的發展方向。
除了各種的紡織品,現在工作坊也有推出一個禮盒,當中的鳳梨乾到外面的包裝布,都是關廟在地生產,也吸引很多民眾支持,許玓維也是希望未來講到關廟鳳梨,可以想到纖維相關的文創產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