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埤尚義社區參加中正大學社會福利系吳明儒教授的「時間銀行」計畫來到第二年,目前參加的居民是已經有時間的累積,以及居民互相換工的經驗,為了讓這個機制更加深入地方,社區是計畫明年要來開照顧咖啡館,日前透過時間換課程的方式,開辦泡咖啡以及點心製作的培訓課程,未來希望透過咖啡館作為據點,吸引更多人加入時間銀行的會員,以及活化農村早期「相放伴」的互助機制。
志工朋友坐一桌正在試喝他們自己沖出來的咖啡,這是大埤尚義社區發展協會開辦的咖啡培訓課程,一般上課是要繳錢做學費,但這個課是用「時間」來交換。尚義社區參加中正大學社會福利系教授吳明儒的「時間銀行」計畫今年第2年,吳教授說明,其實時間交換的方式,用早期農村的生活文化來解釋,就類似「相放伴」,重點在互助,他的計畫裡面,這個機制要深化,需要一個場所,所以他們是跟社區一起規劃,明年要開一間「照顧咖啡館」,才有這個培訓課。社區發展協會總幹事張秀美進一步說明,因為他們有時間銀行的機制,所以這個課的學費,是能用10小時的時間來交換。
中正大學的這個計畫目前在嘉義大林、新港、雲林大埤跟虎尾執行,計畫共同主持人劉宏鈺老師,是一位長期投入實驗台灣版本時間銀行的社會設計師,她解釋說,「銀行」讓人誤會要一直存入去,但其實「交換」才是關鍵,最大的目的,還是要拉近人跟人之間的距離,從社區開始,接下來他們是希望能促進多點串聯。
社區的榮譽理事長王顯明從計畫一開始就參與,他說目前大埤除了尚義,還有另外6個社區,以及公所等3個單位在時間銀行的行列中,加入的會員累積時間後,也開始實踐個人以及團體的交換方式,大家越換是越有興趣。
另外計畫推動團隊也說明,這個培訓課雖然是讓會員學習技能,但未來照顧咖啡館會更加像是一個互相陪伴的空間,最主要是要吸引更多人來認識時間銀行概念,參與這個機制,重建農村過去就有的「相放伴」互助機制,讓社會更加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