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讓栽種花生的農民能有穩定的收成跟減少災損,由台南農改場輔導北港農民張志郎,用生物科技來幫助農民提升花生品質,這天農改場也舉辦示範觀摩會邀請大家來討論,除了跟大家分享栽種的成果以外,也教防治病蟲害的知識,讓農民收成更加穩定,也提升北港鎮的花生品質。
▲農改場向來觀摩的農民講解土壤管理及菌種運用,同時分享農民張志郎與農改場的合作成果。/ 記者 陳佳昇 攝。
為了幫助農民穩定收成,農業部農改場在民國110年開始推動農業用微生物產業固本跟應用技術研發計畫,針對雲嘉南地區的土壤健康跟地力回復,當中發現雲林縣花生因為土壤關係,容易生病,農改場就跟農民張志郎合作進行一年的栽種管理,張志郎表示因為地力問題,一般種植的落花生需要輪作,此次與農改場合作下,利用微生物製劑解決連作障礙,且近期連續來了3個颱風,慣性施肥的落花生紛紛出現結果率不佳、病蟲害、植株不健康等問題,可他的植株都健康,並未造成大量農損。
藉由農改場的生物科技技術來協助農民降低作物生病,也利用有機肥料進行改良,調整土壤的酸鹼值,提生花生生長能力,避免發生病蟲害等狀況,北港鎮農會也希望藉著本次分享,讓農民能了解栽種需要注意的地方,也減少災損。透過農改場跟農民的合作示範,讓更多農民能了解如何改善土壤的品質跟花生栽種方法,也提升花生的產量,讓收成更加穩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