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天是蘿蔔的盛產期,東興國小結合食農課程,邀請雲林縣在地人關懷協會來到學校,教導學生製作菜脯及菜脯絲,讓小朋友了解製作過程的同時,也傳達詔安客家人,節儉不浪費的精神,而校方也會在五年後,老菜脯熟成後送給如今一年級的學生做為畢業禮物。

▲東興國小學生製作老菜脯,體驗祖先保存食物的智慧。記者 謝沂辰/攝
跟著老師的指示,小朋友將菜頭切成一塊塊,撒鹽後將它們搓一搓,就完成了第一步,學生透過製作老菜脯的過程體驗祖先保存食物的智慧。冬季是蘿蔔的產季,以前詔安客家人因為勤儉,便會將多餘的蘿蔔做成菜脯,延長保存時間,因此東興國小便舉辦了製作菜脯的課程,而這不只是讓小朋友了解一種食物的保存方式,更是傳達出不浪費的客家精神。

▲一年級學生也將在畢業時將老菜脯拿回家,當成畢業禮物。記者 謝沂辰/攝
東興國小表示這次小朋友所製作的老菜脯,需要五年以上才會好,因此現在一年級學生所製作的,於畢業時也會變成他們的畢業禮物,讓他們留下一個回憶。這次食農教育課程,小朋友不只來學習珍惜食物,也讓孩子感受家鄉的文化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