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年走春廟宇探索 發現信仰文化藝術之美!

2025.01.29 記者 陳柏翰 賴一銀 報導
字級設定:

在台灣的民間信仰中,過年期間有大大小小的祭拜儀式,也因此到廟宇走春,就成了多數人在年假期間的必備行程,然而廟宇不只是心靈寄託的場所,衍生出來的建築藝術,也是相當吸睛。堪稱是台中信仰重鎮的海線地區,就有三間百年大廟,奉祀了許多人過年期間必拜的土地公、財神爺與玉皇大帝,帶您走訪這些廟宇,不只了解要怎麼拜,也一同欣賞宗教建築之美。

香煙裊裊上升,傳達信徒的心意給神明,民間信仰是台灣人重要的傳統文化,而過年期間走春的必備行程,就是到各個廟宇向神明請安,祈求新的一年事事順心。

▲摸摸石元寶招財氣,廟頂還有全台罕見的“雙龍拱元寶”剪粘,相當吸睛/記者 陳柏翰 賴一銀攝

摸摸石元寶招財氣,廟頂還有全台罕見的“雙龍拱元寶”剪粘,相當吸睛,民間傳聞土地公喜愛甜食,民眾不妨準備零食點心前來,讓土地公心情喜上加喜。

根據民間習俗,可以在初五的中午前,在家中或是到廟裡祭拜財神,準備香蕉、橘子等象徵吉祥的水果,並向神明稟報自身的資料與願望,讓財神加持未來一年財運亨通。而走進浩天宮的新廟裡頭,不能錯過這個集傳統藝術於大成的建築。

國寶級大師彩繪、剪黏作品、純木造藻井、72支精美手工雕刻的龍柱,還有大庄媽傳奇的石雕牆,目不轉睛,以及全台唯一來自湄洲祖廟的香火爐,浩天宮堪稱台灣廟宇藝術史上經典。

▲堪稱是台中信仰重鎮的海線地區,就有三間百年大廟,奉祀了許多人過年期間必拜的土地公、財神爺與玉皇大帝/記者 陳柏翰 賴一銀攝

在過年除夕要向玉皇大帝“天公”表達感謝,來到大年初九,也要向“天公”慶賀生日。民間俗語“台灣天公三間半”,意思是台灣最負盛名的有四間天公廟,其中一間便是沙鹿的“玉皇殿”,200多年歷史,香火鼎盛。

廟內石牆上刻得不是傳奇故事,而是一幅幅大師墨寶,最特別的是海線書法名家黃海泉的書畫作品,顯見當地文風鼎盛,廟裡還有一面蔣中正贈送匾額,全台廟宇罕見。

▲廟宇不只人民寄託心靈的重要場所,衍生出來的裝飾文化和歷史,也值得用藝術角度欣賞/記者 陳柏翰 賴一銀攝

拜天公,誠意敬意最重要,簡單的供品也能展現尊敬之心,在新年裡祈求有好的開始。廟宇不只人民寄託心靈的重要場所,衍生出來的裝飾文化和歷史,也值得用藝術角度欣賞,過年期間不妨安排一場廟宇巡禮,發現日常生活中的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