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課文故事感動 高雄中山工商師生為水牛安養中心製作解說牌

2025.02.03 記者 黃文旻 報導
字級設定:

由雲林青農林家良成立的的水牛安養中心,目前收養三頭退休的老水牛,其中一頭水牛「阿樂」的故事,還收錄進高職英文教科書當中。來自高雄中山高商應用外語科的師生看到課本上的故事,對安養中心非常感興趣,除了來到現場參訪學習之外,還製作了雙語解說牌,希望讓更多人了解台灣的耕牛文化;學生甚至還設計了水牛的相關商品準備進行義賣,所得將全數捐給水牛安養中心作為營運之用。

來自高雄中山高商應用外語科的師生看到課本上的故事,對安養中心非常感興趣,除了來到現場參訪學習之外,還製作了雙語解說牌。記者 黃文旻/攝

高雄中山工商的師生大聲喊出口號。土庫鎮水牛安養中心感人的故事日前收錄進高職英文課本,來自高雄中山工商應用英語科的師生看到課文大受感動,於是特別北上雲林,為安養中心製作雙語解說牌。希望讓更多人知道台灣水牛的分布跟耕牛文化;學生更是自行設計水牛相關商品,準備透過義賣的方式,來幫助水牛安養中心繼續營運。

中山工商應用英語科的師生看到課文大受感動,於是特別北上雲林,為安養中心製作雙語解說牌。記者 黃文旻/攝

中山工商學生表示,當初看到水牛時有點害怕,但是透過互動發現水牛其實非常溫馴,希望利用他們雙語的專長,為水牛安養中心的營運盡一份心力。
水牛安養中心負責人林家良也很感謝學生製作的解說牌,希望讓來到此處的遊客可以更加了解水牛的故事,雙語的設計也讓來自外國的遊客能夠看懂,實在「揪甘心」。

中山工商學生表示,當初看到水牛時有點害怕,但是透過互動發現水牛其實非常溫馴。記者 黃文旻/攝

水牛安養中心的故事感動了許多人,期待透過各種合作方式,讓更多人了解台灣的農村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