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糖漏窯再現 教育推廣凝聚地方共識

2025.02.25 記者 郭柏逸 報導
字級設定:

由盧教授向現場的民眾介紹這個特別的保東窯,這是日前正式對公布的清代的瓦漏窯,這個古窯是半倒焰式的磚窯,大約兩米高,主要生產糖業使用的陶器,是臺灣歷史的重要發現,考古團隊希望透過這樣的教育推廣,讓更多人重視這個遺跡。

▲日前對外公開的關廟保東窯,24號為地方的鄉親舉辦了教育推廣的說明會活動。/記者 郭柏逸攝

這個保東窯,除了是糖業重要的歷史遺跡,對地方來說也是一個當地發展的重要建築,對此文史團體也期待可以在當地建立文化館等等的保護設施,讓地方可以認識這裡的歷史。

▲地方的文史工作者與民代都期待可以透過文物館等方式,將這個珍貴的遺跡保存下來。/記者郭柏逸 攝

未來地方的文史團體,也會積極來推動相關的課程和文物保存,期待結合這個特別的考古遺跡,讓更多人了解臺灣在地的歷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