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入調查清水倒塌大樓的背景,這棟大樓已經有48年的歷史,當年由建商與地主合建,但最後建商陷入資金糾紛倒閉,因此部分樓層屬於未完工的狀態,而都發局也證實,倒塌樓層部分沒有取得使用執照,將會依規釐清究責。但大樓是否為海砂屋、是否要全部拆除,種種疑慮都還要等待鑑定釐清。

▲清水倒塌大樓已有48年的歷史,因建商資金問題倒閉而沒有完工 / 記者 賴一銀攝
穿越封鎖線,由都發局長親自領軍,帶著建築師、土木技師、結構技師等專家會勘,由畫面可以看見,這次大樓倒塌的部分位於尚未完工的五、六層樓,里長表示這棟大樓因建商資金問題倒閉而沒有完工,是名副其實的「爛尾樓」。
從外部就可以看見天花板有鋼筋裸露的情形,引起懷疑這棟大樓是否為海砂屋,但專家表示還需要檢測才能夠確定,目前初步判斷可能是沒有完善施工,長期受到風化鏽蝕引起倒塌。
經過勘察後發現,三樓住戶疑似自行施作補強措施,都發局長表示,將釐清是否有屋主知情卻未通報的情形。
雖然這棟大樓在民國66年領有使用執照,但得調查確認有沒有涵蓋到坍塌部分,可能涉及違建或是公共危險的問題;此外結構物的影響範圍如何,是否補強或拆除,都還等後續鑑定評估。

▲從外部就可以看見天花板有鋼筋裸露的情形,是否為海砂屋仍有待檢測 / 記者 賴一銀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