講到雲林西螺,除了西螺大橋以外,就是醬油,而醬油中最重要的原料就是「黑豆」。人稱「黑豆將軍」的蔡財興為了推廣黑豆產業不餘遺力,將優良品質黑豆製成醬油以及各式黑豆農產品,而他的兒子蔡濰揚也承接父親的事業,以食農教育方式來分享推廣國產豆,希望藉此讓民眾更認識大豆、認識雲林,進而認同國產雜糧,支持在地農業,蔡濰揚的努力,也榮獲農業部第七屆百大青農殊榮。

▲蔡濰揚以食農教育的方式分享推廣大豆,希望更多人認同國產豆,支持在地農業。記者 謝沂辰/攝。
介紹著田裡的大豆,這個年輕人是蔡濰揚,是西螺的一名青農。從退伍後開始承接父親蔡財興的黑豆產業,不只堅持國產大豆的生產管理,讓台灣人能吃到屬於台灣味的食材,也結合食品安全的觀念,以食農教育的方式分享推廣大豆,希望更多人認同國產豆,支持在地農業。
蔡濰揚表示,會接手黑豆產業最主要原因是看見父親工作的辛苦,所以希望能減輕他的負擔,但如今氣候變遷,務農種大豆也遇到許多的困難,例如像三年前缺水,這兩年卻反而水量太多,面對這麼多難關,蔡濰揚也不放棄一一克服。而蔡濰揚的堅持與努力,也於去年榮獲第七屆百大青農,未來他也將繼續配合政府的政策,希望讓更多農民種植大豆,提升大豆的栽種面積。

▲蔡濰揚承接父親蔡財興「黑豆將軍」的黑豆產業,積極推展國產大豆,於去年榮獲第七屆百大青農。記者 謝沂辰/攝。
雲林縣是農業大縣,面對著農村人口外流老化,還有年輕人願意務農是讓人相當感動,希望未來能有更多年輕人願意返鄉,讓雲林的農業更有希望、永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