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官學聯合推動畜牧資源化 改善雲林河川汙染

2025.03.28 記者 江儀 報導
字級設定:

雲林縣政府近年積極改善縣內河川水質,透過跨機關合作與科技監測,全力落實2030永續發展目標。針對濁水溪、新虎尾溪及北港溪等主要河川,長期受畜牧廢水及民生污水影響,縣府分析污染源,發現畜牧廢水占比最高達73.2%,並推動「畜牧資源化」政策,目前已核可989場畜牧場,每年減少266.83萬噸廢水排入河川。未來將結合智慧監測與科技執法,分階段推動短、中、長期治理目標。

雲林縣政府與環境部水質保護司、台塑企業、雲林、虎尾科技大學等單位共同簽屬,「雲林畜牧永續專家輔導團」合作備忘錄,希望透過輔導改善畜牧場的養殖環境,除了來提高畜牧產業發展,也來阻止畜牧業將動物的排泄物來排入河川。

▲雲林縣政府與環境部水質保護司、台塑企業、雲林、虎尾科技大學等單位共同簽屬,「雲林畜牧永續專家輔導團」合作備忘錄,改善畜牧場的養殖環境,減少將畜牧廢水排入河川/記者 江儀 攝

雲林縣環保局表示,縣內主要河川及三大排,受到沿岸畜牧廢水及民生污水等影響。其中最主要的原因也都為畜牧廢水,為此縣府除了來推動「畜牧資源化」政策,同時也在各河川,設置共46台河川水質監測設備,24小時進行水質監測工作。

同時縣府也將針對新虎尾溪進行改善,分成短期改善污染源、農業生產模式,中期布置水質監測站和處理設施,長期目標為實現全方位的智慧水資源管理,通過AI技術建立水污染風險控管,實現再生水循環利用。

雲林縣政府未來也將繼續結合智慧科技與跨領域合作,透過「畜牧資源化」政策與河川水質監測,逐步改善縣內水體環境。同時也呼籲畜牧業者與民眾配合環保政策,從源頭減少污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