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的農曆3月開始,邵族陸續舉辦傳統農事祭典,除了辦理播種祭活動之外,接下來就是祈福以及祈求作物能豐收的鞦韆祭,只要鞦韆盪得越高,將來農作物就會更加成長,也代表會有大豐收的寓意,今年日管處長柯建興特別參加體驗,並且答應贊助祭典文化推廣及廣播器材經費。

▲為了要傳承文化,每屆鞦韆祭也都會邀請地方長官來賓前來體驗/記者 范宏坤 攝
在播種祭結束後,邵族鞦韆祭緊接著舉辦,鞦韆盪得愈高,就象徵著農作物飽滿豐收,坐在鞦韆上的人,也可以許願,同時也要說一些吉祥話,來作為祈福。

▲在播種祭結束後,邵族鞦韆祭緊接著舉辦,鞦韆盪得愈高,就象徵著農作物飽滿豐收/記者 范宏坤 攝
除了盪鞦韆之外,鞦韆本身也象徵著族人的凝聚力,因為在搭建的過程中,從取材到完成,都必須要有足夠的人手及配合,才能搭好一座12米高的鞦韆。不過為了要傳承文化,每屆鞦韆祭也都會邀請地方長官來賓前來體驗,日管處長也答應未來全力支持族群大型祭典舉辦。

▲今年的鞦韆祭為期16天,族人都會輪流來到會場盪鞦韆,一直到4月15號拆鞦韆為止/記者 范宏坤 攝
今年的鞦韆祭為期16天,族人都會輪流來到會場盪鞦韆,一直到4月15號拆鞦韆為止,一般民眾若想前來參與祭典,須先與邵族文化發展協會聯繫,並取得同意後,才能進入會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