詔安客語流失危機 學校.社區努力傳承守護語言刻不容緩

2025.04.08 記者 謝沂辰 報導
字級設定:

詔安客語正面臨消失的危機,而此原因不僅是使用人口的減少,還因為生活環境中河洛話與國語的普及,使得詔安客語的使用機會愈來愈少。這樣的變化,不僅影響當地的文化身份認同,也讓語言傳承變得更加艱難,為此,地方與中央又該如何來守護這項寶貴語言呢?就讓我們一起探討詔安客語的未來。

市場內,老闆娘用詔安客語販售豬肉。這是傳統市場裡相當難得的場景,因為隨著時間會說詔安客語的人是愈來愈少,這也代表著這個珍貴的語言正逐漸消失當中。老闆娘表示相較過去,如今顧客會使用客語比例大約減少了兩、三成,顯示出語言傳承面臨很大的問題。

不同於客家人祖籍大部分來自廣東,詔安客家人是來自福建詔安,是來自閩南的客家人,他們大概是三百年前渡海來到崙背鄉、二崙鄉、西螺鎮,詔安客傳承的艱難,不只因為當地人數少,還有生活的環境大部分都是講河洛話、國語,講客語的機會是愈來愈少,使用度不高也讓推廣詔安客成為一個很大的問題。而其中西螺因為商業開發較早,與河洛人不斷交流、接觸,所以這群詔安客的客語,早在百年前就逐漸消逝;目前台灣使用詔安客語最多的人口,就位在二崙與崙背兩鄉的交集地,但多數會說的人年齡都在50歲以上。

▲詔安客家人是來自福建省詔安縣,來到台灣後因閩客混居,詔安客語的保存出危機。記者 謝沂辰/攝

為了保存漸漸消失的詔安客語,崙背鄉崙背國小、東興國小,以及二崙鄉二崙國小、三和國小、來惠國小五所客語生活學校都有進行詔安客語教學,客委會也於民國93年設立詔安客語教學資源中心,並於113學年度挹注經費增聘行政人力,積極推動語言保育計畫,結合線上資源與社群活動,復興詔安客語,並期盼藉此讓更多人了解、學習這門語言。

▲歡迎民眾到「詔安客語教學資源中心」學習詔安客語,一起搶救這門珍貴的語言。記者 謝沂辰/攝

雖然詔安客語的傳承面臨挑戰,但學校、社區和政府的努力正在為這門語言注入新生命。這份文化的保護,不僅是語言的延續,更是歷史與身份的守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