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推廣休閒農遊跟食農教育,全國農會自106年開始推出「農業體驗活動」,跟各地方的農會合作,帶親子到不同食物的產地,認識不同的作物,也體驗各農村的特色,日前今年度的第一場活動來到酸菜的故鄉-大埤,不少團員都是常吃酸菜,但不知道它怎麼生產,透過旅程,學到知識。

▲全國農會農業體驗活動帶親子團到大埤認識酸菜與稻米,實地參訪酸菜醃製場 / 中華民國農會 提供
青農扮成阿嬤詳細教台下的親子參訪團如何綁梅干菜,大家馬上跟著動手。這是全國農會辦理的食農體驗活動,今年第一場就來到酸菜的故鄉-大埤,全國農會青年指導課長說明,他們的行程,主要是要推廣休閒農遊跟食農教育,內容包括生產、生活跟生態的面向,要幫民眾建立「3生農業」的概念,他們觀察,這幾年家長對這類活動的參加是越來越踴躍。
現場有帶全家出遊的家長表示,他認為這種活動能讓孩子了解食物的由來跟農民的生活,兼顧學習與娛樂,而小朋友不少都是第一次看到醃製酸菜的過程,每一位都覺得有夠新鮮有趣。
負責帶大家進行這趟遊程的農民謝志坪說明,這回的重點其實是包括酸菜跟稻米,除了去走讀農村社區、看加工,中午他也準備這兩項作物的煮的「好料」給大家享用,實際見證一項農產品從產地到餐桌的過程,強化民眾對食物、農業之間關係的認知,讓消費者對在地農產品產生認同,近一步促進台灣農業永續發展。

▲遊程由在地農民謝志坪當地陪,帶大家看完酸菜,進一步親手綁「梅乾菜」,認識芥菜、酸菜、梅乾菜、福菜等差異 / 記者 王可萱 攝
全國農會表示,他們今年度還會有幾場這類的食農體驗,歡迎有興趣的民眾上中華民國農會臉書查詢相關資訊,他們是邀請大家一起來參加,走入農村、認識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