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中市信義國小推廣光影偶戲多年,最近配合台中市教育局推動的「思用樂學 創造永續」美學蔓延計畫,教學內容延伸,結合語文、音樂、表藝和科學,豐富孩子們的藝術生活,而從排練的過程中,無形的也培養團隊合作與溝通協調能力。
拉開簡易的投影設備,學童興奮的表情全寫在臉上,這天,台中市信義國小的老師,要透過光影偶戲,讓學童認識光影科學的原理和運用。

▲拉開簡易的投影設備,學童興奮的表情全寫在臉上/記者 李晉仰攝
台中市信義國小推廣光影偶戲多年,配合台中市教育局推動的「思用樂學 創造永續」美學蔓延計畫,將光影偶戲的教學延伸,不只侷限在表演藝術,同時包含語文、音樂和科學等,學生還必需搭配數學的比例、對稱和角度等,來設計戲偶。

▲小朋友親自製作戲偶,透過團隊溝通和合作,來呈現一齣完整的光影偶戲/記者 李晉仰攝
結合了自然領域探索和語文領域理解,讓學生把理論與操作結合,透過團隊溝通和合作,來呈現一齣完整的光影偶戲,無形中,也訓練他們臨場反應與解決問題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