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台中市廣建社會住宅,希望幫助年輕朋友安居樂業,不過有多位議員痛批市府資源分配失衡,指出海線地區人口超過51萬人,卻僅配置300戶社會住宅,是全市四大區中最少且零成長的地區,呼籲應比照台北市「幸福住宅」政策,針對新婚與育兒家庭給予長期穩定租期與租金補貼,減輕年輕人負擔 。
興建社會住宅是為了減輕弱勢及青年家庭的居住壓力,不過有多位議員痛批市府資源分配失衡,指出台中海線地區人口超過51萬人,社宅卻僅有300戶,且沒有任何新案興建中,顯示政策推動嚴重失衡。

▲有多位議員痛批市府資源分配失衡,指出台中海線地區人口超過51萬人,社宅卻僅有300戶/記者 楊宗桓攝
議員指出,台北市推動的「幸福住宅」政策針對新婚與育兒家庭,透過階段性補貼與彈性租期,有效緩解高房價壓力,提升婚育意願。呼籲台中市應參考其作法,導入長期居住機制,搭配租金補貼,讓青年家庭有機會在地扎根、生養下一代。

▲台北市推動的「幸福住宅」政策針對新婚與育兒家庭,有效緩解高房價壓力,提升婚育意願/記者 楊宗桓攝
都發局則回應,將持續盤點公有土地與社宅用地,並針對不同族群進行住宅需求評估,未來也會參酌北市幸福住宅制度精神,評估可行性及預算配置,逐步推動更符合在地需求的安居政策,保障市民基本居住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