邀請台中市民捐出家中不再使用的器皿,和藝術家共創,變成聲波和水紋共舞的場景,也象徵水資源的循環,搭配市民錄製的城市自然聲音,像是蟲鳴、鳥語、水流聲等,讓民眾有一場聽覺與視覺的藝術饗宴,大墩文化中心即日起舉辦永續藝術系列特展,希望喚起民眾對環境議題的重視。
漆黑的空間裡,有些畫作一觸碰就發出聲音,還有民眾捐出家中不用的器皿,這是在大墩文化中心舉辦的SDGs永續藝術系列特展「聲紋風景」,讓觀賞者能和畫作互動,傾聽環境聲音。

▲民眾捐出家中不用的器皿,和藝術家共創,變成聲波和水紋共舞的場景/記者 張瑋玲攝
為讓民眾有高度參與感,作品邀請民眾利用生活用品,和藝術家共創,搭配市民錄製的城市自然聲音,像是蟲鳴、鳥語、水流 聲等,讓觀賞者有一場聽覺與視覺的藝術饗宴。

▲藝術家也發揮巧思,讓觀賞者能和現場的作品互動,傾聽環境聲音/記者 張瑋玲攝
展期即日起到九月,同時為讓展覽符合SDGS永續藝術理念,現場板材都是從其他展場再利用,減少一次性木作施工,盡可能減少資源消耗,讓永續理念,真正融入策展和藝術家創作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