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埤興安社區為讓長輩豐富生日活常,辦理照顧關懷據點,每週有一天的課程是由社區志工來設計進行,因為考量高齡者飲食健康,這天社區志工是教長輩做「手工醬油」,以天然、減糖、減鹽的配方,帶長輩動手做,大家雖然常吃醬油但多數阿公阿嬤都是第一次自己做,直呼新鮮有趣。

▲是大埤興安社區發展協會的志工為幫長輩建立健康飲食的觀念跟習慣,以天然食材來設計減糖、減鹽的配方,教長輩自製醬油 / 記者 王可萱 攝
一步一步教阿公阿嬤自己做醬油,這是大埤興安社區發展協會的志工特別幫長輩安排的課程,老師說,為幫長輩建立健康飲食的觀念跟習慣,他是以天然食材來設計減糖、減鹽的配方,採用不必長期發酵的方式來作醬油,過程中也安排像是剁、撕、撈等等能幫助高齡延緩失能的手部動作,鼓勵阿公阿嬤學起來後,在家自己做,活動身體,也吃得健康。
農村中,醬油是非常實用的醬料,可以說每日3餐都會吃到,不過現場不少長輩,卻都是第一次自己親手做,說實在好玩、好吃又有意義。

▲製作過程老師特別安排包括剁黃豆、撕香料,以及撈等手部動作,幫助高齡延緩失能 / 記者 王可萱 攝
興安社區發展協會照顧關懷據點的志工表示,為照顧長輩,他們大家都想盡辦法四處學習,除了作服務自己快樂之外,最主要是希望社區中所有的長輩都能在地安老,呷百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