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提升民眾對慢性病防治與自我健康管理的認識,雲林基督教醫院日前特別辦理病友健康講座。邀請多位專業醫師團隊,分享控醣、戒菸和照顧心肝腎的重要性,希望協助民眾及早建立健康生活習慣,對於參與的鄉親而言也都受益良多。
家庭醫學科昌育群主任提到吸菸也是慢性病惡化的高危因子。香菸中含有尼古丁、焦油、一氧化碳等有害物質,燃燒後產生的6000多種毒素會損害血管與器官功能。吸菸會導致腎臟血流減少、血壓上升,進而促進腎功能惡化,甚至引發腎衰竭。香菸中的重金屬如鎘與鉛,也會造成腎毒性。此外,吸菸還會加重尿蛋白流失,增加腎臟負擔。吸菸與心血管、肺部、腦血管疾病及多種癌症息息相關,根據統計,十大死因幾乎皆與吸菸有關,凸顯戒菸保健的重要性。

針對肝臟健康,肝膽腸胃科醫師陳世華也強調B型肝炎與脂肪肝的預防。B型肝炎長年被視為台灣地區肝病第一號殺手,根據世界肝炎聯盟統計,全球每12人就有1人罹患B型或C型肝炎,而台灣B型肝炎帶原者發生肝癌的機率更是常人150倍。根據衛福部統計,雲林縣的肝癌死亡率更高居全國第一。慢性B型肝炎若反覆發作未妥善控制,將可能演變為肝硬化甚至肝癌,需積極追蹤與治療。同時,脂肪肝亦是現代人常見肝病之一,尤其與代謝症候群密切相關。初期脂肪肝可能無明顯症狀,若未控制,將可能進一步惡化為脂肪性肝炎、肝纖維化,甚至肝硬化與肝癌。脂肪肝也會增加糖尿病與心血管疾病風險。預防脂肪肝的關鍵包括:
• 控制體重、均衡飲食
• 避免高糖高脂攝取
• 培養規律運動習慣
• 控制血糖與血脂
• 定期檢查肝功能與超音波追蹤
另外,心臟科主任丁革新也表示心臟與腎臟功能惡化時,彼此影響、病情進展快速,形成所謂的「心腎症候群」。此外,急性心肌梗塞後也常伴隨腎臟損傷,發生急性腎損傷的機率高達30~40%。另一類型為「腎心症候群」,即腎功能惡化導致心臟衰竭。根據2022年《台灣腎臟年報》指出,透析病人在三年內新發併發症的前兩名為缺血性心臟病(21.4%)與心衰竭(19.8%),且一旦透析病人合併心衰竭,死亡率將顯著增加超 過五成,突顯「腎影響心、心拖累腎」的雙向惡性循環。而根據臨床統計,約三成因心衰竭住院的病人有慢性腎臟病變,而心臟衰竭合併末期腎病者,超過六成在一年內死亡。

雲林基督教醫院也呼籲民眾把握講座機會,從控糖、戒菸、護肝護腎做起,培養正確的健康行為,減少疾病風險,邁向健康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