廢棄的漁網、捕魚的浮標,大家眼中的海洋廢棄物,在台中梧棲青年國際工作營隊的青年夥伴巧手改造下,變身今年濱海祭的九米高的舞台背景,大家還把寶特瓶、鋁罐 ,變身成鯨魚、貝類魚類,對於大家來說是一場極大的挑戰,成功讓海漂垃圾轉化為裝置藝術,為地方注入藝術新能量。

▲台中梧棲青年國際工作營隊讓海廢漁網、浮標成為藝術材料/記者 林佳樺攝
青年志工不分你我,大家一起分工合作編織,以五彩繽粉的廢線勾勒出一幅海洋美景,像是用綠線編出海龜,藍色紫色做成海洋,還有大大小小的魚群等,這些都是出自台中梧棲青年國際工作營隊的巧思。


▲透過色線的編織搭配,濱海祭9米高的環保海洋背景充滿海味/記者 林佳樺攝
今年的濱海祭,這群青年夥伴想來點不一樣,希望透過大型的裝置藝術創作,喚起大家重視海洋廢棄物議題,因此將點子用在最醒目的舞台背景,透過各種的海洋廢棄物,像是寶特瓶、鋁罐 還有廢棄的漁網、捕魚的浮標,打造出9米高的環境海洋永續保護背景。
不論是色彩的搭配、手工編織成型,對於大家來說這是一場極大的挑戰,大家齊心努力付出,成功讓海漂垃圾轉化為裝置藝術,為地方注入藝術新能量,也讓今年的濱海祭,加入更顯眼的海洋環境保護的意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