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埤農會四健會聚集許多鄉內對農業有興趣的青年,作業組的活動、課程也豐富精彩,為讓少年輩更深入認識鄉內種最多的農產品-稻米,日前是邀請鄉內青農來帶大家做包括米布丁,跟糯米雞創意米食,翻轉大家對「米」跟「飯」的印象。

▲大埤青農莊婧淳帶四健會員做荷葉糯米雞 / 記者 王可萱 攝
大家分組一起煮布丁的材料,接下來又用荷葉來包糯米雞,這是大埤鄉農會四健會透過「幸福農村推動計畫」辦理的米食作業組課程,找來鄉內的青農莊婧淳跟曾懷德,一方面教孩子認識農機,彌補現在農業機械化,分工細緻,農村家庭的小孩在家也不一定能看到各種農機,恐怕影響傳承的狀況,一方面用下廚來帶小朋友認識在來米、蓬萊米、糯米等各種米的特性。
小朋友雖然都知道大埤種很多米,但對「飯」的印象原本只有一般的米食料理,這次用米做布丁,還拿荷葉包港式美食,是讓他們對米的印象大大改變。

▲青農課程中透過米布丁帶孩子認識在來米,以及剩飯運用 / 記者 王可萱 攝
農會說明,大埤鄉米的產量是全國最高,品種也很多,這次的課主要是希望鄉內的孩子能更深入認識家鄉的文化產物,建立認同跟自信,也傳承農村記憶跟農業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