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豆不只是國人餐桌上的營養來源,更是食農教育的重要教材。臺灣大豆產業策略聯盟特別舉辦「114年大豆食農講師課程」,邀請大豆業者、學校老師、營養師等等一同參與,讓講師們透過實作與體驗,深入了解國產大豆的價值,對未來推廣大豆有更好的幫助。學員親手製作豆花,實際體驗大豆的多元用途。這是由臺灣大豆產業策略聯盟舉辦的「114年大豆食農講師課程」,邀請學校教師、營養師、小農等等,認識大豆產業和食農教育的應用,讓大家收穫滿滿。

▲臺灣大豆產業策略聯盟舉辦的「114年大豆食農講師課程」,邀請學校教師、營養師、小農等等,認識大豆產業和食農教育的應用,讓大家收穫滿滿。記者 謝沂辰/攝
這次課程規劃相當豐富,不只有永續旅遊業者設計出深度學習體驗,將永續觀念融入食農教育,還有安排青農帶領學員下田,實際體驗大豆從種植到生產的過程,透過這樣的安排,讓學員不只是聆聽簡報,更能親身感受大豆完整過程。臺灣大豆產業策略聯盟表示,舉辦此課程,是希望藉由第一線食農教育講師的專業力量,將國產大豆的價值推廣出去,讓更多民眾建立對國產大豆的消費意識,進一步提升國產大豆的國際競爭力。

▲學員親手製作豆花,實際體驗大豆的多元用途。記者 謝沂辰/攝
這次課程不只讓學員獲得滿滿知識,也讓國產大豆的推廣種下種子,期待在未來能開花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