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的農曆七月,民間都會舉辦普渡法會來祭拜好兄弟,在雲林縣海線地區就有一種特殊民俗被稱為「普渡燈」,民眾會在農曆七月時,在家門口掛上「普渡燈」來替好兄弟點燈照路,也保佑一家平安,隨著時代改變已經很少人點燈了,但是還有民眾堅持這個傳統,透過鏡頭一起來了解。

▲每到農曆七月時,雲林縣沿海鄉鎮都會在農曆七月掛上普渡公燈,希望能照亮好兄弟的坎坷路,同時也提醒好兄弟家中有人,這項民俗雖經時代變遷驟減,但仍有民眾會掛上普渡燈,展現人間溫暖。/記者 陳佳昇 攝。
每年的農曆七月,民間都會準備普渡法會來祭拜好兄弟,在古早時代,雲林縣沿海地區就有一種特別的普渡民俗,被稱為「普渡燈」,在農曆七月時,家家戶戶都會在門口掛上普渡燈來替好兄弟照路,也保佑一家平安。
隨著時代的變化,已經很少人會點上普渡燈了,但是還有民眾會堅持這個傳統,就像有一戶因為有許願考試順利,就掛上普渡燈,一掛就是掛30年,這戶戶長說,未來也會將這普渡燈的傳統延續下去,傳承普渡燈的精神。
農曆七月點起普渡公燈的民俗,不只是為好兄弟照路展現人間溫暖,也是傳承古早時代的傳統文化,希望這個民俗跟善心能傳承下去,讓農曆七月增添溫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