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節烤肉是台灣家庭的經典活動,如今也迎來「永續新風潮」!響應2050淨零排放,營養師提醒,真正的低碳不只是不用木炭,而是從食材選擇與飲食習慣下手,若能提高蔬菜比例、改吃白肉或在地食材,甚至改用電烤爐,都能有效減少碳排放,讓團聚同樂也能守護地球健康 。

▲中秋節烤肉是台灣家庭的經典活動,改用電烤爐能有效減少碳排放/記者 楊宗桓攝
中秋節家家戶戶烤肉聚會,香氣四溢也伴隨碳排放挑戰。有營養師提醒,低碳飲食不等於放棄木炭,而是「減少碳排放」。以烹調方式和食材選擇為例,若使用電烤爐取代傳統木炭爐,可減少約七成碳排放,就能讓美味團聚更符合永續精神。


▲營養師提醒,真正的低碳不只是不用木炭,而是從食材選擇與飲食習慣下手/記者 楊宗桓攝
另外在食材的挑選上,牛肉是碳排放量最高的食材,相較之下,蔬果與植物性食材的碳足跡最低,不僅健康也環保。她建議提高蔬菜比例、以白肉取代紅肉,甚至改變食材來源,選用運輸距離短的「在地好食材」,都能有效減少碳排放 。

▲提高蔬菜比例,選用運輸距離短的「在地好食材」,都能有效減少碳排放/記者 楊宗桓攝
營養師強調,多選擇低碳健康的食材,既能守護心血管健康,也能落實低碳飲食。呼籲民眾中秋烤肉時,不妨記住「當季在地」、「少用免洗」、「零剩食」三大原則,把月圓團圓的幸福時刻,轉化為守護地球的實際行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