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埤鄉內種有各種品種的稻米,包括民眾較不知道怎麼吃的「糯米」,為讓民眾深入了解這類米的各種吃法,吉田社區是邀來斗南的總舖師鄭森唔進入社區做米食傳承課程,中秋節之前,他們也邀請村裡的居民一起來享用他們的成果,辦理「糯米豐收祭活動」,擺出包括金瓜包、紅龜粿、麻糬.米糕等等用糯米加工做出來的美食,鼓勵大家多吃米。

▲吉田社區辦理「糯米豐收祭」展示各類糯米製美食 / 記者 王可萱 攝

▲會上也擺出有白飯、米糕、菜頭粿、麻糬等等米製美食的自助餐 / 記者 王可萱 攝
擺出紅龜粿、南瓜包等等用米加工做出來的食物,這是雲林縣大埤鄉吉田社區的糯米豐收祭活動,社區說明,大埤鄉內其實種很多不同的米,其中也包括糯米,這種一般大眾較不知道要怎麼來吃的米,所以他們是先找廚師到社區開米食傳承課,教社區居民如何使用糯米,中秋節前才邀請村里居民及遊客一起來分享他們的成果,希望藉餐桌讓更多人了解,各種米的不同吃法。
社區邀請來的老師,是在斗南做辦桌總舖師鄭森唔,除了教居民用糯米加在來米製作的南瓜包,活動現場也準備菜頭粿、麻糬、米糕、紅龜粿等等不同的米做出來的好料,展示米食的多元變化。

▲斗南辦桌師傅鄭森唔現場煎再來米製的菜頭粿給民眾享用 / 記者

▲活動前社區邀請鄭森唔教他們製作混合糯米跟在來米製的南瓜包 / 記者 王可萱 攝

▲餐桌上擺出傳統麻糬給民眾享用 / 記者 王可萱 攝
米是台灣人的主食之一,但不少人只知道用米來煮飯,主辦單位是希望藉活動讓民眾瞭解吃米不只煮白飯一種方式,鼓勵大家也來探索多元的米食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