筍乾製作遵循古法 黃金山魷魚飄香地方

2021.07.24 記者 陳建樺 報導
字級設定:

為了振興桂林村內的竹筍產業,在雲科大的協助之下,桂林社區在四年前推出了黃金山魷魚的筍仔加工品,得到消費者的喜愛,而今年預計要在十月份舉辦的促銷活動,村民最近也在忙著做準備,開始撒竹筍做加工,但是今年因受乾旱的影響,整體筍量少,村長黃煌儀表示,雖然整體產量比起往年有減,但是還足夠來做筍乾,民眾不用怕會買不到。

村民忙著切筍,挫筍絲,為即將來到的促銷活動做準備,桂林村在四年前,為了振興竹筍產業,就在雲林科技大學的協助之下,開始製作被稱為黃金山魷魚的筍干,提升筍子的價值,為村民創造收益。

▲桂林村在四年前,為了振興竹筍產業,開始製作被稱為黃金山魷魚的筍干,增加村民收益/記者陳建樺攝

當天也可以看見許多耆老,用俐落的身手在做筍干,因為這門技藝是地方的傳統,許多人都是從年輕就有開始在學製筍,他們在這裡幫忙還有一個目的,就是希望可以傳承這項技藝。

因受年初乾旱的影響,今年整體筍量少,不過卻不會影響到黃金山魷魚的製作,村長黃煌儀就表示;因為活動辦到現在,村民都會自動替活動保留份額,大家團結一心地完成這件好事。

▲村民特地保留份額製作黃金山魷魚/記者陳建樺攝

古法製作的黃金山魷魚,不但確實能提升村民的收益,在社區的大力推動下,也慢慢變成是桂林村的招牌特產,未來在產季的時候,如果民眾有經過,就可以去買來品嘗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