廢竹焚燒影響地方 筍農推廣再生能源

2021.08.05 記者 陳建樺 報導
字級設定:

古坑鄉中洲仔烏殼綠竹筍,為了保證竹筍品質和產量,每兩年都必須將竹仔側掉焚燒,中間就會產生環境污染和農業廢棄物的問題,而這幾年村內也積極發展再生能源,引進碎竹機以及一些設備,發展生物炭來達到農業循環再利用,不過效果有限,現在這些筍農也在積極找尋資源,期望可以找到未來的解決方式。

古坑鄉麻園村內的烏殼綠竹筍,為了顧及品質和產量,每兩年都必須要將筍園更新焚燒,當中可能就會產生環境污染和農業廢棄物,對地方和筍農來說,是一項困擾很久的問題。

▲古坑麻園村每兩年的筍園更新產生的廢棄物長期困擾地方和筍農/記者陳建樺攝

雖然現在已經有筍農引進到特殊的機械,將部分的廢竹加工,做成生物炭和有機肥,重新再利用,不過因為地方在耕鋤的時候,所產生的廢棄竹子,數量太多,無法全部做加工,所以這個方式目前效果有限。

▲目前有筍農自己引進加工設備對筍子進行加工,但礙於產能有限,目前效益並不大/記者陳建樺攝

焚燒的方式,很直接就會讓人聯想到生態破壞和汙染,不過根據沈榮堂自身的經驗,這幾十年來對地方的生態並沒有造成影響,再加上他都採用友善土地的種植方式,反而生態還有慢慢恢復的情形。

這些廢竹如何重新再利用,可以說是麻園地區必須趕緊去了解和解決的問題,目前地方的筍農也正在積極找尋資源,期望可以趕緊找到未來的解決方式。